訪客累計人次

1707809

113年第6期電子報

本電子報訂閱總數:25173
中華民國{113年11月21日}

活動快訊

113年度產業園區職業安全衛生促進計畫--全國產業園區績優單位人員表揚暨安全衛生成果發表會

    由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主辦、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執行的「113年度產業園區職業安全衛生促進計畫
--全國產業園區績優單位人員表揚暨安全衛生成果發表會」於11月13日下午在高雄市林皇宮 樂喜廳隆重舉辦。
 
    活動由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萬榮富副署長與許正雲副總會長共同主持、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林千惠主任秘書蒞臨,
向全國64個產業園區職業安全衛生促進會及績優單位、人員致意,感謝企業廠商對職場環境安全品質提升以及對勞工安全衛生的重視。
 
    產業園區職業安全衛生促進計畫的推動,不斷強化產業園區對於職業安全衛生自我提升動能,
藉由產業園區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提升進而達成區域安全文化建立,強化勞工安全衛生意識,最後希冀達成減災降災之目的。
今年度評選獲得優良安促會獎的「觀音產業園區職業安全衛生促進會」,除與當地勞動檢查機構持續針對
本國籍及外籍移工辦理災害預防教育訓練合作進行園區安全衛生自我管理,積極提升自身產業園區內職業安全衛生環境,
並強化與鄰近產業園區「桃園市桃科環科大潭產業園區」交流互動,建立聯防達成自助互助,建立了政府與事業單位間良好的溝通管道。
另外本年度計畫持續針對各產業園區產業特性規畫並辦理各類型防災教育訓練,來提升事業單位勞工防災觀念,
除規劃原有針對本國籍勞工進行防災課程外,亦持續辦理一系列針對外籍移工朋友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藉由專業講師輔以翻譯人員協助2千4百餘位外籍移工了解作業環境危害,減低了所有勞工於工作中受災的風險。
對於作業環境、設備及機械安全性,計畫中提供免費的廠區輔導,協助事業單位及時發現危害因子並提供改善建議防範職災於未然。
並利用產業園區安促會的定期會議進行增加廠廠間安全衛生交流與學習的機會。最後為了照顧勞工身心健康及職場安全衛生的永續發展,
辦理中小企業健康服務說明活動,避免職場中或工作中的健康危害、落實個人健康保護與健康管理。
這些政府資源在在都是致力於提升產業園區內事業單位的安全衛生觀念與水準,關懷員工身心健康,打造優質的安全健康文化並減少職災的發生。
 
    現場除展現今年度計畫辦理成果外,特別邀請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南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進行「火災爆炸危害預防」說明。
另邀請優良個人獎獲獎人:可威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陳彥宏經理」現場分享推動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心得與經驗,
期待全國64個產業園區安促會工作推動上有更良好的成效,為廠商員工提供更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

 

勞動部表揚113年度推動職安衛優良縣市政府及五星獎事業單位

    「113年度職安衛優良政府機關及五星獎單位頒獎典禮」於12日上午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舉行,
由勞動部陳明仁次長親臨頒獎,除肯定績優縣市政府及企業積極推動職場安全與勞工健康的貢獻外,
也期許得獎的地方政府及事業單位能持續精進,與勞動部一起共同打造安全健康的勞動環境。
 
    陳明仁次長表示,安全與健康的工作環境,不僅是勞工基本權利,也是勞動部不變的使命,政府部門更應以身作則,
帶頭做好安全衛生工作,讓勞工朋友在安全無虞的環境工作。勞動部辦理的政府機關推動職業安全衛生績效評核,
係分年針對「中央部會及直轄市六都」與「直轄市以外的16個縣市政府」進行評核,就職業安全衛生政策規劃、
法規制度及跨局處合作與執行等多元面向進行評分,今年受評的16個縣市政府,計有10個地方政府獲獎,
其中評核等第「優」者為苗栗縣政府、雲林縣政府及嘉義市政府,評核等第「良」者為宜蘭縣政府、新竹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嘉義縣政府、屏東縣政府、花蓮縣政府及臺東縣政府,各獲獎地方政府均在縣(市)首長的高度重視及支持之下,
積極整合相關資源並與各單位間通力合作,將安全衛生規範推展至最基層的每一位工作者,值得大家學習。
 
    此外,今年安全衛生優良單位五星獎,則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系統維護中心」、「建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隆田酒廠」、「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嘉義酒廠」、
「達和環保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宜蘭縣利澤垃圾資源回收焚化廠)」、
「達和環保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嘉義區營業所嘉義市垃圾焚化廠)」及「李長榮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楠梓分公司」等7家單位獲獎;
另推動職業安全衛生自主管理系統績效優良單位,則由「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機構)」
及「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十五廠」等2家單位獲此殊榮。
 
上述獲獎單位均戮力將職場安全健康精神深植企業核心文化中,結合企業營造管理,持續提升管理效能,堪為各事業單位表率。
 
勞動部表示,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獲得優良單位五星獎的事業單位可減收行業別災害費率20%的保費,
以鼓勵事業單位積極強化職業安全衛生措施。同時呼籲事業單位持續精進安全衛生管理效能,
將職業安全衛生融入於企業永續發展策略中,開創我國職場安全健康新文化。
 
本次獲獎的政府機關及事業單位相關優良事蹟,可於職安署官網查詢參考。

附件1

附件3

 

職安署舉辦TOSHMS促進會成果發表會,並表揚安全衛生攝影競賽獲獎人員

    為有效運用事業單位推動TOSHMS相關經驗,持續強化職安衛管理系統自主管理績效,
勞動部於99年即成立TOSHMS促進會,並常態性規劃辦理相關教育訓練及宣導活動。
本年度於11月12日辦理「TOSHMS三區促進會成果發表會」,以二場論壇進行安全衛生的深度討論,
主題分別為「智慧科技運用於職安衛」、「以人為本職場永續發展」,同時頒發三區促進會安全衛生攝影競賽獲獎人員,
促進會會員以運用攝影方式記錄職場工作環境及人員安全衛生防護,藉以強化會員廠商間相互學習及交流與防護意識。
活動當日現場同時由促進會廠商提供科技新知技術展示,促進會員間彼此學習交流。相關活動細節內容,
詳見TOSHMS資訊網(網址: https://toshms.osha.gov.tw/)

附件

 

職安署邀集塔式起重機業者舉辦「強化塔吊作業安全管理高階主管座談」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於11月13日舉辦「強化塔式起重機作業安全高階主管座談」,
邀集國內多家塔式起重機相關業者負責人和高階主管參與。此次座談會旨在提升塔吊作業的安全管理,
並針對近年來頻繁發生的塔吊事故展開討論,探討如何進一步強化安全措施,保護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
 
    職安署指出,塔吊作業在現今複雜的建設工程環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因都市規劃及高樓層建築物逐漸增多,
設置常鄰接道路,其作業風險不可忽視,無論是吊掛作業、安裝、組裝、維修還是拆卸等工作,
都涉及高度專業技能及管理,特別是在承攬及指揮監督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事故發生的風險更高,
該署已訂有「起重機具作業安全管理計畫(參考例)」供業者參考,並將持續輔導業者製作前揭計畫,並據以執行。
 
為落實作業安全,藉由本次座談,職安署與塔吊業者代表取得三項共識:
一、強化承攬管理並負指揮監督責任。
二、積極運用科技防災並建立遠端監控。
三、落實專業訓練與維修機制。
 
此外,職安署已於114年「勞動檢查方針」將塔吊列為重點檢查項目,除督促塔吊業者落實前項共識外,
另將加強監督檢查,以營造更安全的作業環境。
 

 

最新消息

公布113年健康勞動力永續領航企業獲獎名單

職安署辦理113年度「健康勞動力永續領航企業」選拔,經初、複及決審等3階段審查,公佈獲獎領航企業名單如附檔

 

公布113年「企業永續報告書揭露職業健康與安全績效主動評比」績優企業名單

    一、為共同倡議企業推動ESG績效展現,引領產業及其供應鏈共同提升健康勞動力的永續價值,
職安署訂定「GRI 403職場永 續健康與安全揭露實務建議指南」供企業參考,
今年並賡續辦理「企業永續報告書揭露職業健康與安全績效主動評比實施計畫」,
以瞭解我國企業在職業健康與安全各項指標之落實情形。
 
    二、依據金管會「上市/櫃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資本額20億以上者屬應編製與申報,
截至9月15日應編製與申報者及自願編製與申報者收件共1,062家,
考量企業不同資本額於職場永續健康與安全之績效展現亦有差異,爰今年評比依企業資本額分為4組評比,
各組擇前10%為績優企業,總計107家,詳見附件。
 

附件

 

政府資源

職業災害勞工工作或生活所需輔助器具,勞動部均有補助

    勞工發生職業災害後,經醫師診斷需要使用如輪椅、背架、助行器或彈性衣等輔助器具,
這些都可以依照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下稱災保法)請領補助,補助對象、補助項目及金額標準均有明定,
申請時只需填寫申請書,連同診斷書、統一發票或收據正本等應備文件,手續簡便。
此項補助屬於職業災害保險以外的補助項目,可減輕勞工災後經濟負擔,更利其災後復原,早日重返職場。
 
    勞動部表示,現行災保法之器具補助,已由原先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補助105項,增加至116項,
包含新增義齒項目等之補助,並調高20項較常申請之輔具補助額度,如背架由8千元調高為1萬元、
膝部支架由3千元調高為6千元、特製輪椅由1萬5千元調高為2萬5千元等,此外,除增列非表列項目亦得專案申請補助外,
也將每人每年總補助金額上限由6萬元調高為10萬元。經統計,自災保法施行起至今(113)年9月止,
依新法領取更高補助金額之受益人數合計369人,占總補助1,056人之35%。
 
    勞動部補充說明,考量職災勞工身體復原狀況與各階段對不同輔助器具之需求及經濟負擔,
並兼顧輔具資源使用效益,對於表列之器具項目或是以專案申請之非表列器具,不論以購買或租賃方式取得,
都可檢據申請補助,有助減低勞工負擔一次性高額費用之經濟壓力,倘日後身體復原,歸還該器具即可,
以發揮致用,讓有需要的勞工受惠。
 
    舉案例來說,趙小姐騎機車上班途中發生車禍受傷,經醫師診斷必須使用輪椅代步3個月,考量僅短期使用,
使用完畢歸還即可,無一次性購買的必要,故採取租借方式辦理。趙小姐向當地輔具資源中心完成租借及繳費手續後,
其可填寫器具補助申請書,連同診斷書及繳費單據等應備文件,逕向職業安全衛生署申請租借輔具費用的補助。
 
    有關器具補助之申請方式及應備書件,相關資訊可於職業安全衛生署官網瞭解,
或洽詢職業災害勞工保護組由專人提供服務(電話:02-89956666分機8287,網址:https://www.osha.gov.tw)。
 

勞動部預告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鑑於近年重大職業災害未能有效明顯下降,尤其營造工程職業災害占比仍高,
災害發生原因多為工程規劃設計階段未有風險評估機制、現場安全衛生管理功能未能發揮,加上罰則過低不具嚇阻作用,
致事業單位輕忽法令規定,實有精進修正職業安全衛生法(下稱職安法)部分條文之必要。
 
    勞動部表示,為凝聚職安法修法共識,業邀集專家學者及相關機關(構)、團體等召開研商會議,
並為積極預防職業災害,督促各層級落實職安衛管理,經盱衡國際發展潮流及國內產業情勢,
研擬職安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修正重點包含強化營造工程源頭防災、加強事業交付承攬安全管理、
適度提高違法處罰上限額度、增訂違法雇主違反法條及罰鍰金額公布事項等。
 
    勞動部進一步說明,本草案除公告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https://join.gov.tw/policies)外,
也同步於勞動部「勞動法令查詢系統」刊登草案總說明及條文對照表(https://laws.mol.gov.tw)。
各界對於草案內容有任何意見或修正建議,可於預告期間(114年1月6日前)提供勞動部。
 

 

工安專區

電氣作業安全危害預防措施

電氣作業安全分為作業前人員的防護、停電作業安全、檢電作業安全、接地、作業時的防護及送電作業安全等項目。 
 
一、作業前人員的防護 
       人員在電氣作業前應穿戴適當防護具,110伏特、220 伏特,人員可戴布手套,配合穿鞋子(不能穿拖鞋),
       其絕緣效果可預防220伏特的感電。380至650伏特,人員須戴橡膠絕緣手套。 高壓電作業須穿戴絕緣防護具,
       如絕緣手套、絕緣靴、絕緣肩套及絕緣安全帽等。 
 
二、停電作業安全 
       作業點斷電後,斷電之開關箱應上鎖並標示“停電作業中”及“禁止送電”。如電氣箱沒有門可供上鎖時,除標示外,
       最好將無熔絲開關下方出電端的線路拆除,以防範第三者誤開啟開關時造成災害。
 
三、檢電作業安全 
       停電後應隨即進行檢電,以確認該線路停電無誤。因為同一電路系統有很多迴路,常有停錯迴路而不知道的情形,
       所以停電後須進行檢電以作確認。 檢電時須配戴適當絕緣防護具,110伏特、220伏特的檢電,
       人員可戴布手套且穿工作鞋(乾燥情況下)。380 至650伏特的低壓檢電,人員須戴橡膠絕緣手套。
       高壓電檢電須穿戴絕緣橡膠手套、橡膠絕緣靴、絕緣安全帽等,以保安全。 檢電的方法一般採用檢電器,
       種類可分為低電壓用檢電器、高電壓用檢電器及特別高壓用檢電器三種。一般常見者為為前兩者。
       低壓電檢電工具有驗電起子、驗電筆、三用電錶、鉤式電錶等。驗電起子大多用來檢驗220伏特以下的電壓,
       本身附帶有小燈泡,接觸帶電體時燈泡就會亮。驗電筆的功能類似驗電起子,本身也有附帶燈泡,
       惟外殼絕緣效果較驗電起子為佳,有的產品可量到600伏特的電壓,部分產品具聲響效果,遇帶電體時會發出聲響。
       三用電錶可量測電壓,鉤式電錶除可量測電壓外,尚可量測電流。大部分的三用電表及鉤式電錶都可檢驗到600 伏特電壓。
       高壓電檢電工具一般採用驗電棒,隨產品規格不同,檢驗的電壓範圍也不同,部分產品具伸縮拉桿,
       可增加人員與高壓線路間的安全距離。 使用檢電工具前應詳讀操作說明,瞭解該工具的操作電壓範圍,確保作業人員安全。

四、接地 
       電氣作業之停電線路如含有電力電纜、電力電容器等會殘留電荷者,應先予短路接地放電,隨後再進行檢電。
       高壓輸配線路維修時,停電後須對該線路實施工作接地,以防系統誤送電或鄰近地區發電機產生逆送電而導致工作人員傷亡。
       接地時,應先接地線(接地端),再接火線(相線端)。拆除接地時,應先拆火線端,再拆地線端。以防接地或拆除接地時誤送電引起災害。
 
五、作業時的防護 
       勞工從事各類電氣作業時,除人員應配戴合適的絕緣防護具外,對於活線(線路不停電)或接近活線等作業須有防護措施,
       一般使用絕緣工具及絕緣設備,絕緣工具有絕緣毯(橡皮毯)、橡皮套管(套線路用)、操作棒等。絕緣設備有絕緣高空作業車等。 
 
六、送電作業安全 
       送電是電氣作業的最後步驟,但也是最應注意的一環,很多的職業災害是因為人員尚在線路上從事電氣作業或在機器設備內從事維修,
       負責送電的人員未聯繫妥當而突然送電,引起人員感電或使機器設備啟動運轉,傷及作業人員。所以送電前須進行下列的作業檢點:
      (一)作業領班藉現場巡視或通訊方式,確認各維修作業是否完成。 (二)各作業是否完成作業完畢後的檢點,如取下停電標示牌、拆除接地端子等。
       (三)清點作業人數、確認人員未於電氣線路上作業或已離開機器設備內部。 (四)送電後檢查機器運轉是否正常、電壓是否正常。 (五)作業完成。

參考文獻                                                                                                                                                                                             

⑴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編撰/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
 

 

職災案例

從事燈具換裝作業發生墜落致死災害

一、行業種類:機電、電信及電路設備安裝業(4331)
 
二、災害類型:墜落、滾落(01)
  
三、媒介物:工作臺(416)
 
四、罹災情形:死亡1人
 
五、發生經過:  
依據○○有限公司工作場所負責人陳○○、○○工程行負責人黃○○談話紀錄及罹災者夥同作業人員李○○所述,113年9月20日9時許,
罹災者陳○○受黃○○指派換裝A棟5樓屋突梯間位於高度5.96公尺之天花板照明燈具,爬上由○○有限公司所搭設高度3.4公尺之施工架工作臺後,
再於施工架上使用移動梯以單邊靠牆繼續上爬接近燈具,李○○則於梯間平臺上徒手支撐施工架協助穩定。罹災者於上爬過程中,
移動梯與施工架不穩定致倒塌,造成罹災者連同移動梯自施工架上墜落,過程中頭部撞擊安全梯間扶手欄杆及轉折平臺地面致重傷,
經送羅東聖母醫院急救,同日12時3分不治死亡。
 
六、災害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施工架倒塌致罹災者墜落頭部撞擊欄杆及地面致死。
 
2、間接原因:(1)未設置適當之施工架。(2)在施工架上使用移動梯從事作業。(3)施工架未與結構體連接或以適當充分支撐。
                         (4)施工架設置構件之連接部分,未以適當之金屬附屬配件確實連接固定及斜撐材補強。
                         (5)對於進入營繕工程工作場所作業之勞工,未提供安全帽並使其正確戴用。
 
3、基本原因:(1)未落實承攬管理。(2)未實施自動檢查。(3)未報備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4)未使勞工接受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5)未訂定及執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
 
七、災害防止對策:
      (1) 雇主為維持施工架及施工構臺之穩定,應依下列規定辦理:…二、對於未能與結構體連接之施工架,
           應以斜撐材或其他相關設施作適當而充分之支撐。…。(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第45條第1項第2款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1項)
 
     (2) 雇主對於鋼管施工架之設置,應依下列規定辦理:一、使用國家標準CNS 4750 型式之施工架,應符合國家標準同等以上之規定;
           其他型式之施工架,其構材之材料抗拉強度、試驗強度及製造,應符合國家標準CNS 4750 同等以上之規定。
           二、前款設置之施工架,於提供使用前應確認符合規定,並於明顯易見之處明確標示。…
           四、構件之連接部分或交叉部分,應以適當之金屬附屬配件確實連接固定,並以適當之斜撐材補強。…
           (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第59條第1項第1款、第2 款及第4款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1項) 
 
    (3) 雇主對於進入營繕工程工作場所作業人員,應提供適當安全帽,並使其正確戴用。
         (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第11條之1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1項) 
 
    (4) 雇主不得使勞工在施工架上使用梯子、合梯或踏凳等從事作業。
         (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第47條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1項) 
 
    (5) 雇主對於在高度2公尺以上之處所進行作業,勞工有墜落之虞者,應以架設施工架或其他方法設置工作台。…。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25條第1項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1項)